(首先,求同存异。其二,本文引用许多古文,而且有过度解读,大家可以看个乐呵,可能会给人卖弄学问的感觉,这里先道个歉。第三,我不是专业人士,有错误可以指出。)
钟离的服饰算是往生堂制式服饰的个性化,西式与东方的特点并存,却又恰到好处,和自身的气质恰好匹配,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沉稳与老练。
这里贴一张往生堂制服架子,不足挂齿小妹。

钟离的服饰主要有三种颜色:黄褐,黑,白。
钟离的服饰黄褐色与黑色参半,白色占一小部分,以及部分其他颜色以作点缀。
相信大家也知道璃月的原型是中国,所以黄褐不必多说,代表土,位在中央,尊贵,是当之无愧的帝王之色。
王充的论衡中也有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故轩辕德优,以黄为号。
至于钟离原型,众说纷纭,口径不统一,这里不参与讨论。

而黑色作为服饰中与黄色分庭抗礼的颜色,又有什么寓意呢?
首先,个人认为可能寓意钟离本体龙的身份,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而玄字也有较模糊的黑色的意思。
易经中有说: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而这样也另外衬托出了钟离身上神性与人性并存的特点。
钟离为岩神,为岩,脱胎于地,为神,滋长于天。
白色则是岩石普遍的颜色,再加上白色还具有一种圣洁的意味,如果只有黑色与黄色,未免太过单调,而白色可以中和这两种颜色,让整体色调更加缓和,不至于审美疲劳。
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给人一钟踏实的厚重感,同时又有一种超然之感,十分符合钟离岩神的身份。
然后再来看细节。

首先,钟离的服饰具有古今中外许多服饰的特点,这也是璃月繁盛,开明的一点体现,既有西方的特点,又有东方的特点,既有古老的,又有新生的。
可谓是继往开来,兼收并蓄。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想说,这衣服西方色彩实在太浓了。
从立绘中我们可以看出。钟离的衣服共有三层。
我们先从第一层说起:
第一层是以西装为主体的设计,同时又有些接近燕尾服,颜色较深,同时三种颜色都有出现,上部分主要是黑白二色,白色使用在双肩与领口部分。

用在领口部分的白色偏银,有几分圣洁的意味,而用在披肩部分的白色偏灰,再加上衣服上的纹路,显现出近似于岩石的模样,再加上直接接壤的黑色,给人一种坚如磐石的感觉。
而下半部分主要以黄褐色为主,颜色由浅入深,使得第一层与第二层的衣物更分明,不至于混淆在一起。
同时手腕处的布料相较于手臂要厚上许多,给人一种护腕的既视感,其上还有一种被称为方胜纹的装饰。

方胜纹的形状为两个菱形压角相叠。
山海经曾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由此可知,胜在最早是西王母所佩戴饰物。而胜有多种,如华胜,春胜等。方胜纹便是其中一种。

虽然方胜纹在古代主要是妇女的饰物,不过也大量运用在各种器物上,方胜纹对称均衡,富有美感,同时寓意吉祥,且神有千面,为了美观而使用,也没有什么问题。
方胜纹在钟离身上出现的也并非只有手腕这一处,后背,腿部的衣物,以及专属武器贯虹之槊,都有对于此饰物的应用,又因为其菱形的外观,让本来沉稳的钟离也有了一种锋锐之感。


如果从模型的后背看,第一层衣物也连接着第二层的后摆,而这种一直顺着后摆爬到后背的纹路,乍看上去像是一种被称为回纹的古纹路,但其实不是的。

回纹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回纹也渐渐少有人使用,主要是因为简洁,规整。(也就是说不够花里胡哨)
回纹的构成形式回返往复,绵延不断,有“富贵长久,连绵不断,长长久久”的寓意。(这里贴一张回纹)

但是,如果认真看了之后,会发现虽然大体相似,但实则在细节处有着很大不同,我们可以看到钟离后摆的纹路其实没那么规整的,曲折度远胜回纹。
经过我的一番考证,很可能是由多种夔龙纹组成的饕餮纹,这种纹路多出现于古青铜器中,尤其是鼎,(详见后母戊鼎。

而谈到鼎,鼎沉稳而不失大气,是古时祭祀常用之物,同时经常可代指社稷。
而美工将这种常用于鼎的纹路用于钟离身上,这既是说明钟离的古老,也是在表现钟离的大气。
纵时间如流水一般逝去,我自如磐石一般屹立不动,这也给钟离带来一种从容和淡然。
第二层显露在外的只有如战袍一般的下摆,当然,也类似于中国文人常穿的大褂,内部则是颜色较浅的一层内褂。

下摆比起第一层来说颜色较浅,以浅褐色为底色的下摆上是明黄色的纹路。
偏下方的纹路的形状近似于龙尾,在分叉处还有明显像是龙鳞的纹路。这里便寓意着钟离龙的身份,到战斗的时候,下摆随风飞起,有龙腾九霄的气势,也有龙游四海的自由。
如战袍一般的下摆也从侧面显露出钟离,也就是岩神的赫赫战功,虽然有着三眼五显仙人们的帮助,但钟离在魔神战争期间的战功是毋庸质疑的。
旋涡魔神,八虬魔神,单是败在他手中的魔神就不止一位,甚至仅仅是和濮鸢都能镇压一位魔神,再看看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的孤云阁,钟离的实力,想必不用多说。
同时战袍下摆还有一种被称为流苏的装饰物,流苏又称穗子,这也是古时妇女常使用的一种饰物,为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绒等扎成、如禾穗状的饰物。随风摇动时有一种古雅而婉约的韵味。



不过还有另一种流苏,以珍珠串成,用于帝王的平天冠上,被称为冕旒,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而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不过原神里璃月的角色多数都会使用流苏,所以这也算是一种美工偷懒的产物。
第三层,钟离服饰的第三层,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条一直垂下的白色领带。
领带,是西方在正式场合会佩戴的一种饰物,而钟离一直使用在使用着领带,这从侧面可以看出钟离是个很正经,也很威严的人。
再加上用上燕尾服裁剪方式的高领,将颈部的肌肤遮盖了一部分,这也为钟离添上了一丝不令人厌恶的古板。

顺带一提,钟离手上戴着的玉扳指原本是用来防止拉弓时勒手的专用器具,后来引申为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钟离周身环绕的天星以及释放大招时释放的天星是类似诸葛锁一般的榫卯结构,坚固而厚实,也寓意着守护的沉重。


在钟离的服装设计上,有相当数量的形节绘制,纹饰,甚至是天星,能看到都是各种方方正正的形状或图案,甚至是岩元素的图标,都是方形的。
方形象征方正,厚重,平稳,如果用于外貌设计,通常这个角色会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关于方形的情感,还有可能来源于“天圆地方”的说法,这是古时人们对于自己所处天地的猜想与探索,而大地在古人看来就是方的,这也为方形添了一丝厚重感。
而《易经》中同样还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形容钟离就很合适,而且钟离也恰好是岩元素(大地)的神明。
既然谈到了服装设计,就不得不谈一下钟离为什么吸引人了,也就是,为什么这么涩,但是这点我谈的会比较少)
钟离脸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双眼睛,他眉头总是微皱,不怒自威,两边的眼影也是他的双眼的一大亮点,为他增添一丝妩媚,一丝温润,但他本身的气质又让人感觉到威严且伟岸,只让人感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钟离的左耳有一类似于耳环的装饰,是民间一种被称为坠子的装饰物,这既是米忽悠的不对称美学,也另有寓意,相传古人在男孩的左耳带上坠子,是为了将孩子坠住,防止早夭。
坠子一般一戴就是许多年,这也算是钟离怀旧的一点体现吧。
还有发梢从黑色至丹霞橙的渐变色,还有帝君的翘臀,这些虽然确实很吸引人,不过因为个人原因,这里不多赘述。
还有一点在于钟离这个人本身就会给人很大的安全感,温和,沉稳,强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这样的人。
钟离先生的气质是威严中带着温柔,伟岸中带着亲切,心怀天下,却又心系百姓,就如同那句话:
“我虽无意逐鹿,却知苍生苦楚。”
这样的他,实在是有着难言的魅力。
所以什么时候给帝君出一身皇袍皮肤啊!或者仙气十足的也行啊!
#原神#